新华社巴黎11月7日电 题:邹靖远:在收敛与释放之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新华社记者肖亚卓、张伟
作为一名体操运动员,邹静远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点,追求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的平衡。他成功了,他也失败了。
在刚刚结束的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邹靖元倒数第二次出现在个人优势项目的双杠决赛中。这是他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的项目,他志在必得这枚世锦赛金牌。
“看到之前德国选手的成绩,教练问我要不要用一套6.5(难度分)的,然后尽可能完成动作。但我还是想挑战自己,选择了这套(6.9难度)点)行动)。” 赛后邹靖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在场时,场上最高分是德国选手道斯的15.500分。对于邹靖远来说2022世界杯四强是哪几个国家,即使是6.5的难度,只要高质量完成,超越道斯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他还是选择了难度更高的动作。
单杠动作流畅,落地平稳,邹靖元这套动作的完成分数达到了9.266,总分16.166。凭借近乎悬崖式的领先优势,他在世锦赛上获得了自己的第三枚双杠金牌。
“我和我的教练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菲律宾的铜牌得主Yulo说起邹景元,瞬间成为“神秘大哥”。“他不是人,他在双杠上远远领先于其他人。对我来说,他就像节目之神。”
事实上,邹靖远在两个月前的2018年世界杯半决赛全国锦标赛中就用过这套招式。那时候他很少掉武器两次,连决赛都没进。
“当时谁能想到,我双杠只能考11分。”
有了这样的铺垫,可见邹靖元在世锦赛上的选择是多么的果断和坚定。
“其实我来世锦赛的主要目标是打团队,之前受过伤病的影响,训练也不是很系统,但队友们都很信任我。” 邹靖远说,“来到英国,开始恢复体能,每天做倒立,每天练力量,比赛后练的多,逐渐恢复了体能。”
今年的世锦赛,两枚团体金牌和双杠金牌,一枚吊环银牌,邹靖远几乎完美地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在外人看来,邹靖远是本届世锦赛的耀眼明星,但背后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在接受采访时,他多次感慨,“要克服的困难真的很多”,“我一直在克服各种困难”。
说起邹靖远遇到的困难,2019年世锦赛是绕不开的话题。三年前的斯图加特,作为连续两届世锦赛双杠冠军的邹靖远,在资格赛中遭遇滑铁卢,排名第16位,未能进入决赛,让人意外。
“那时候我感觉很好,我也从伤病中恢复过来,状态很好。当时我的难度是7.2,我在资格赛的时候把它降到6.6,但也失败了。那一刻给了我很大的打击。” 他说:“太想表现了,反而出问题了。”
“有时候比赛就是这样,当你觉得一切顺利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相反2022世界杯四强是哪几个国家,当你觉得不太好的时候,你会更加坚定,信念更加坚定,遇到一些困难将通过。”
现在回想起来,邹靖远觉得2019年的失利对他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当时的摔倒让他及时反思,避免把问题带到后来的东京奥运会上。
在东京,邹靖远以16.233的绝对高分夺得双杠项目的金牌。
“我觉得运动员有时候需要压缩自己,即使有那么大的力气,也应该先收起来,只有反弹了,才能升得更高。” 邹靖远说道。
展望未来,邹靖远除了继续在双杠项目上称霸,还希望与队友们一起为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的团体项目上夺得一枚金牌。
“希望我们整个团队更加团结,心连心,奥运再战!” 邹靖远说道。
[纠错]